那是開在台北市舊家附近的燒餅攤,
在夜市的轉角開了數十年,由一對老夫婦共同經營。
丈夫年約七十,看似退役的外省老兵,
穿著舊汗衫、西裝褲,頭髮染黑分好邊、梳理得整整齊齊,
手上握著根黑色的長鐵叉,負責掌爐烤餅,
彎著腰、雙眼總是直勾勾的盯著爐火,不發一語。
太太是本省人,年約六十,戴頂帽子,一身傳統莊稼人的樸實打扮,
在一旁桿著麵團、填餡做燒餅,親切的招呼客人。
他們的兒子有時會來幫忙,兒子四十餘歲,看似單身,
長得跟老爸一個樣,不善言詞,高高愣愣的。
這是我對燒餅攤老闆一家人的印象。
燒餅攤每天從下午兩點營業到晚上七點,除了農曆年以外幾乎全年無休,
販售的燒餅種類,有長燒餅、鹹酥餅、甜酥餅、紅豆餅四種,每種均一價都是十元,
長燒餅的內餡是椒鹽蔥花,鹹酥餅內餡是用椒鹽調味的豬肉末,
甜酥餅內餡是糖漿,紅豆餅的內餡是薄薄一層甜而不膩的紅豆泥,
之前有陣子燒餅攤還賣過烤花捲,那是我吃過最美味的極品花捲,
曾經有現場一次吃掉五個的記錄,但因為花捲的烤製時間較久,
會讓客人久等且影響生意,所以後來比較少做了。
攤子本身是台有頂棚的推車,攤架上設有一座烤爐,
烤爐呈圓筒狀,高約廿公分、直徑約五十公分,以厚鐵板製成,只在側面留一小口,
捏好的燒餅先平鋪於烤爐的鐵板上預熱定型,接著再使用鐵叉將燒餅一一送入爐中,
香噴噴的燒餅現烤現賣,攤子前常常可以見到一群人排隊等候著。
從小到大,每回只要經過燒餅攤都會去光顧,
即使現在搬了家,依然時常騎著機車大老遠的跑回台北買。
只是,每回看著老闆夫婦,內心總是有些憂慮,
因為我很清楚,再過個幾年,等到老闆夫婦無法繼續經營,這燒餅攤就會永遠消失,
一旦消失,那麼這輩子可能就再也吃不到好吃的燒餅了。
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,我總是想著,倘若有天發達了,一定要回來投資這家燒餅攤。
或許讓它由攤子變成店面,或者建立連鎖體系、重新包裝、開放加盟,
讓這些燒餅從陋巷中脫胎換骨,成為遍佈各地,只要隨時想吃就能買得到的美味小吃,
那麼,至少在我離開這個世界之前,都還能買得到。
這是我的瘋狂願望。
然而,連鎖的品質如何控管?技術如何傳承?商品如何定價?
能以十元的價格繼續販售嗎?當然不行。
但若提高售價,是否也就摧毀了燒餅攤和老主顧間數十年來的信任關係?
為了隨時能夠買到,於是把它從夜市的一角移植出來,
會不會因此反而讓燒餅攤的命運更早走向盡頭?
我嚼著美味的燒餅,看著餅裏冒出的絲絲蒸氣,默默的發著呆。
總有一天,燒餅攤會消失,總有一天,我也會老朽,這些都是無法改變的事實,
人生在世不過數十寒暑,
只要手上還有燒餅,未來的事,就別想那麼多了吧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張貼意見時,請記得選擇發表留言的身份,
若無相關帳號,可於下拉選單選擇「名稱/網址」項目直接填寫暱稱,感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