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4/11/4

形意拳

九月初、到欣欣晶華影城看【Terminal】《航站情緣》時,
途中經過林森北路和南京東路交叉口的十四號公園。

這裡在還沒改建成十四號公園之前,
原本是一片由矮房子和墳地所聚集而成的眷村,
我在大學時代參加過的武術性社團「形意拳社」,
社團的指導顧問師傅就住在這裡。

還記那是大一下學期的時候,一個炎熱的星期六下午,
留在學校宿舍沒回家的我,忽然接到了社團學長打來的電話,
「學弟,你有沒有空?我們要去台北拜訪師傅,有空的話就跟我們一起去吧。」

唔、要去拜見傳說中的形意拳大師?
帶著興奮的心情掛上電話之後,急忙整理了一下行李,
接著就和學長們搭著火車上台北。

到了台北,一行人沿著南京西路,一路走到目前的十四號公園所在地。

師傅的家,是一排破舊的矮房子,
靠著馬路的一邊是店面,做的是卡拉OK的生意,
老實說,那看起來真的完全不像是武林高手住的地方,
門口斜擺著卡拉OK店的旗幟,
水泥牆上貼著一張被太陽曬得有點泛白的厚紙板,
上頭用楷書寫著,「形意拳、八卦掌傳授,有緣者入內。」
有句話說:「大隱隱於市」,我想或許就是這個意思吧。
(譯:真正的高手,總是隱身於市井巷弄間。)

和學長們魚貫的走進了屋子,
屋內光線有些昏暗,狹小的正廳裏擺著幾張舊餐桌和太師椅,
一旁還有唱卡拉OK專用的簡陋螢幕設備。

師傅年近花甲,一身布衣,
坐在正中的太師椅上喝著茶,
正在指導幾名入室弟子打拳練刀。

看見我們走了進來,師傅和學長們寒暄了幾句,
之後、要我們一個個上前,
把平時在社團內學到的東西現場演練一遍。

可能真的是練得太差,師傅邊看邊搖頭,
把學長們唸了一頓,要我們擺開架式,自己下場來親自指導。

練了約莫一個時辰後,師傅總算露出滿意的笑容,
拾起斜靠在牆上的白樺長棍,開始教我們一套《五形連環棍》。

就如同武俠小說裏寫的一樣,師傅傳招教得極快,
一套二十餘招的棍法,在提點口訣、示範三趟之後就要我們開始自己練習,
由於之前已有一些棍術的基礎,故當時強記之下還能記得八九成,
名家親傳的棍法果然不凡,
回想起來、那天的指導讓我獲益良多。

晚上七點。
練習告一段落,和學長們一起在師傅家中用晚膳,
雖說是吃飯,但像我們這種輩份,在場根本不敢多挾菜,
只能三兩下扒完一碗白飯,就趕忙著起身幫忙收拾。

飯後,師傅於廳中坐定,
開始講述自己當年在江湖上與各路前輩高手過招的英勇事跡。

因為年代久遠,師傅講述的內容如今大多已不復記憶,
只記得師傅是清代形意拳大師李存義一脈單傳的後人,
來台之後曾在政府機構任公職,
退休後開始授徒傳藝,並開設卡拉OK小吃店維持生計。

看著店內陳舊的擺設,想來平日生意不外如是,
對照著師傅口中娓娓道來的英勇事跡,
不禁讓人有種一代大俠落魄至此的感嘆。

晚上九點半,拜別了師傅,和學長搭火車回學校。


大二之後由於課業問題沒再加入社團,之後也就沒再見過師傅了。

當我再次經過十四號公園預定地的時候,
眷村已經因為十四、十五號公園預定地拆遷案而全部拆除。

不過、一直到現在,
每當走過林森北路和南京東路的交叉口,
我總還是會不由自主的想起,
那個和一群學長們一起不畏路人目光、專心在人行道上練著棍的奇異下午。


後記:
印象裏,當年在社團內的練習份量相當重,
每週練三天,除了劈、鑽、崩、砲、橫之外,
三才樁常常一站就是一兩個時辰,
不過這麼久以來、由於疏於鍛鍊,
我想應該已全還給師傅了~:P

2 則留言:

  1. 真厲害, 九月發生的事到現在才寫
    果真武林高手耶~ XD

    回覆刪除
  2. 寫完之後重看一次,
    忽然覺得、形容師傅卡拉OK店擺設的那段文字,
    寫得還真像《少林足球》裏大師兄打工的地方~XD

    回覆刪除

張貼意見時,請記得選擇發表留言的身份
若無相關帳號,可於下拉選單選擇「名稱/網址」項目直接填寫暱稱,感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