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/12/25

硝酸銀

以前唸國中的時候,物理和化學課是一起上的,
課程的名稱似乎是從「物理」和「化學」中各取一個字出來,合起來就叫「理化」。
理化課有一系列配套的實驗課程,學校每星期都會安排兩到三小時的理化實驗時間,在專設的實驗教室上課。

記得第一次上實驗課時,理化老師為了讓我們注意安全,講了一個發生過的真實案例,
有個男同學因為覺得鈉(Na)和鉀(K)丟到水裏會起火爆炸很有趣,
所以上實驗課時順手偷了一塊鉀,將它放進自己的褲子口袋,
在回家的路上,口帶裏的鉀產生反應瞬間燒了起來,
結果該名學生下肢嚴重燒傷,進而影響到生育能力。

聽這個故事的時候,心想世上怎麼會有這麼蠢的人,所以也沒太留意,
實驗課一節一節的上下去,有天上到了使用硝酸銀(AgNO3)進行滴定的實驗。


硝酸銀(AgNO3)↑

實驗用的硝酸銀呈透明結晶狀,外型有點像冰糖,
看到硝酸銀的化學式之後,當年的我心裡只想到一件事,


「啊!這裏頭有銀耶!!」


如果能將硝酸銀中的「銀」分離出來,真金白銀應該蠻值錢的吧?
想著想著,腦子裏彷彿已經看到自己躺在金山銀山上享福的畫面,

於是趁著老師不注意,用鑷子夾了兩小塊硝酸銀放衛生紙裏包起來,
然後放進鉛筆盒的夾層裏帶回家。

回家後,把硝酸銀取出放到桌上仔細端詳,
雖然發現碰到硝酸銀的手指頭皮膚變成了黑色,但搞不清楚狀況的我還以為那就是銀粉,
想到以前在故事書上讀過的古代鍊金術事跡,越看越覺得興奮,
觀察了一陣子之後,開始認真思考該怎麼做才能把硝酸銀裏頭的「銀」給弄出來,

透明結晶狀的硝酸銀長得挺像冰糖塊,
那、就融到水裏看看好了?這樣銀比較重,應該就會沉澱出來,
對!一定是這樣沒有錯,於是我立即找了一只裝底片的小圓筒,在裏頭裝了點水,
接著,把硝酸銀結晶丟進去,拿隻竹籤攪一攪,

數分鐘之後,硝酸銀完全融化了,
但底片小圓筒裏的水依然清澈,完全沒有沉澱物出現的跡象,
我拿起了底片筒,反覆的觀察著,


「咦?我的銀呢?怎麼沒有看到銀?」


不但沒有如預想一樣的取得銀,連原本的硝酸銀結晶都融在水裏消失無蹤,
失望透頂的我忽然覺得自己受騙了,但怎麼想就是不明白為什麼,
拿出課本看了一下,硝酸銀的化學式裏明明有銀的啊?

滿腦子都是「銀」的我,只顧著在小圓筒裏找銀,卻完全忽略了硝酸銀裏頭的「硝酸」成份,

就在將竹籤條從硝酸銀溶液中取出的同時,
飛濺出的硝酸銀溶液滴到了我的左手臂上,強酸讓滴到的部位逐漸變黑,

燒灼的劇痛感讓我不由自主的在地板上瘋狂做起伏地挺身,
試著用劇烈運動來抵消手臂上刺痛的感覺,

做了數十下的伏地挺身後,手臂疼痛逐漸趨緩,
滴到硝酸銀溶液的部位變成黑色一塊,
幾個星期之後結痂脫落,留下一個醜醜的疤痕。



後記:

硝酸銀:腐蝕性的化學試劑,重要的防腐劑和分析試劑,
工業上用以製備其他銀鹽,分子式為 AgNO3。

要將硝酸銀內的銀離子還原出來,正確的做法是利用葡萄糖、乙醛或福馬林(37% 甲醛水溶液),
將硝酸銀的銀離子還原成金屬銀原子,加熱後形成薄銀片。

取硝酸銀溶解於蒸餾水,緩慢滴入濃氨水,初期將產生 Ag(OH) 或 Ag2O 褐色沈澱。
繼續滴入濃氨水,至沈澱完全溶解時停止。

將製備好的硝酸銀氨水溶液加入潔淨之試管中,再加入葡萄糖溶液,稍微攪拌均勻。
將該試管以隔水加熱法緩慢加熱(低於 50℃),便可形成銀色金屬薄膜。

2 則留言:

  1. 其實銀很便宜的。
    大學的時候社團手工做銀飾品,以克計算,一公克才六塊錢。
    據說現在有貴一點啦~~~
    銀飾品貴都貴在手工的。

    回覆刪除
  2. 有時想想,以我小時候的愚蠢程度,
    能夠好好的活到現在還真是個奇蹟~XD

    回覆刪除

張貼意見時,請記得選擇發表留言的身份
若無相關帳號,可於下拉選單選擇「名稱/網址」項目直接填寫暱稱,感謝!